
罗亮教授在主题为《生物医药共轭高分子材料:从拉曼成像到疾病诊疗》的报告中,讲解共轭高分子材料是医学成像的重要支撑,以及拉曼成像的原理和新一代医学成像的重要前沿应用。他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师生们介绍了他的课题组利用拉曼成像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的研究成果:活性氧响应型水凝胶,脑靶向纳米凝胶-可近红外活化的仿生纳米凝胶能够促进药物在深部肿瘤的渗透;聚(二碘二乙炔)(PIDA),一种仅由碳和碘原子组成的共轭聚合物,可作为一种有效的CT造影剂,并可将CT诊断成像与治疗干预相结合,以及胃肠道疾病诊断射波刀治疗基准定位物等。

深入浅出的报告精彩生动,引起师生们的极大兴趣,大家被前沿科技的临床应用吸引,竞相进行请教和交流,收获丰盛,拓展了交叉学科的广阔视野。

阮敏教授作了题为《铝基疏冰性能研究及防覆冰仪器研发》的主题报告。她以2008年中国发生大范围的雪灾为例,当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超过1亿,从而提出防除冰的研究的重大社会意义。在研究铝基疏冰性能及防覆冰仪器研发过程中,她不仅发表了近37篇SCI论文,同时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与黄石市企业广泛深入合作,入选黄石市“企业技术顾问”,入选湖北省“院士专家企业行”项目。

程斌斌博士报告主题为《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原创1类新药》,介绍了研究小分子的肿瘤双免疫疗法,靶向PD-L1/CXCL12双功能分子,原创性提出小分子免疫疗法的概念,提出免疫治疗有效应答率,克服抗体药物不足等,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子刊,获得发明专利1项。罗亮教授对其研究成果高度评价,期望程斌斌博士继续钻研,获得更大的成就。

谢小银博士在题为《铁铬液流电池电极-隔膜协同优化的研究》报告中,从研究背景、工作进展、总结及展望三个方面展开。当前长时储能技术在推动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谢小银博士从国家能源战略目标出发,提出铁铬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廉等优势,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首选技术。本研究项目对国家能源战略有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其在研究过程中用绿色能源材料——莲子壳、柚子皮等应用于隔膜原材料的制备,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浓厚兴趣,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

本次分论坛,程涛处长为每一位报告人颁发了纪念证书。罗亮教授在点评时指出,湖北理工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非常注重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既能上书架,又能上货架,是科研人的最终追求,希望这些科研成果在祖国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讯员 方迎艳)